跨領域詩行動|西西紀錄片《候鳥──我城的一位作家》(導演版)

跨領域詩行動|西西紀錄片《候鳥──我城的一位作家》(導演版)
Poetry Installations and Activities: The director’s cut of the Xi Xi documentary Birds of Passage — A Writer of Our City

時間│10.10(五)13:00
地點│光點台北 2F多功能展演廳

 

編導│何福仁
映後座談│劉偉成、羅樂敏

 

何福仁/2015/180min/彩色/香港

本紀錄片在三地拍攝:上海、香港、美國。以香港作家西西的自傳體小說《候鳥》為主題,講述她在上海出生,經歷抗日、內戰,輾轉定居香港。期間遇到各種磨難,她以堅毅的意志逐一克服。片中她的兄長談上海的生活,幼弟(《我城》的原型)談香港的工作。朋友談她早期的寫作,她的電影時期、其後的《素葉》;談她與臺灣的文學因緣;再有其他朋友,透過不同文學藝術的表演,例如演奏、歌劇、舞蹈、話劇、和詩、繪畫、裝置、雕塑、書法、拍攝,歌唱,等等,與西西的創作或延伸,或對話。其中也包括若干動畫、西西手作的故居、毛熊。當然還有西西自己,談上海,談土瓜灣。

西西也以詩人身份在2019年獲美國頒發紐曼華語文學獎,繼而獲瑞典蟬文學獎。為臺灣讀者揭開西西的詩人面紗,臺北詩歌節特別放映本片最新增補剪輯的導演版,10日場次並由「西西空間」的主席羅樂敏及副主席劉偉成一同映後對談。

 

 

索票方式|

  • 9.30(二)12:00開放線上索票,每人限索1張,數量有限,索完為止。
  • 活動當日將依現場情況開放候補。
  • 演出當天出示 KKTIX QRCode 驗票入場。

洽詢電話|

  • 0983-396-926(請於週一至週五10:30–18:00來電)

注意事項|

  • 每人限索1張票,主辦單位有權視入場狀況開放候補,坐滿為止,敬請準時入座。
  • 為尊重演出進行,遲到觀眾請依主辦單位安排時間入場,活動開始10分鐘後不再開放入場。
  • 非經主辦單位允許,禁止攝影、錄影、錄音。
  • 場內禁止飲食。
  • 身心障礙人士若需進一步了解各場地狀況,或需專人諮詢可撥打服務專線0983-396-926(週一至週五10:30–18:00來電)。
  • 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更新權利,請密切注意官網及臉書最新公告。

 

官網︱poetryfestival.taipe

官方臉書粉絲專頁│搜尋「臺北詩歌節」

信箱 E-mail|poetry.taipei@gmail.com

洽詢電話 Phone|0983-396-926(請於週一到週五10:30– 18:00來電)

 

編導簡介|

何福仁
寫作,編書。著作涵括多種文類,並編輯西西各種作品,包括其生前《動物嘉年華──西西的動物詩》(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之文學及小說類獎,以及最佳出版大獎);其身後《左手之思》、《畫自己的畫》、《可惜,葆拉》、《港島吾愛》、《浮城閱讀上》、《浮城閱讀下》、《異人異行》、等等;與西西對話集:《時間的話題》、《說不盡的話題》、《西方科幻小說及電影》(再版改名為《西方科幻文影》)。最近新編《八月浮槎──西西選讀》;近著詩集《花草箋》、長詩《遺詩,依卡洛斯》,以及「孔子詩文」合集:《我所不知道的〈論語〉》、長詩《孔子寫詩》。此外,編導西西電影紀錄片《候鳥──我城的一位作家》。

 

映後講師簡介|

與談|劉偉成
劉偉成,香港土生土長,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系哲學博士,從事統籌出版事務工作,又於本地大學兼職教授寫作、編輯與出版相關課程。曾出版散文集《持花的小孩》(2007)、《翅膀的鈍角》(2012)和《影之忘返》(2021);新近出版詩集《陽光棧道有多寬》(2014)、《果實微溫》(2020)和《窗池不皺》(2024)。202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的「藝術家年獎」(文學藝術)。

 

與談|羅樂敏
詩人、編輯、文化項目策劃人,香港出生及成長,潮僑第三代。 西西基金會及西西空間創辦人之一,著有詩集《而又彷彿》, 曾獲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推薦獎,香港書獎新晉作家評審推薦獎。合編有《從跳格子到坐飛氈——西西追思文集》。

 

光點台北 2F多功能展演廳 /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

イベントチケット

チケット種別 販売期間 価格
一般票

2025/09/30 12:00(+0800) ~ 2025/10/10 12:00(+0800) まだ発売されていません
  • 無料
次へ

0 参加者